And did it my way...

-Mo-

2014年6月11日 星期三

藝術家介紹--吳權倫


吳權倫從小雖有藝術天分,報考東海大學美術系則是出於不妨一試的想法。由於大學畢業作品獲「台北獎」,因此首度正式展出便進入藝術大殿堂「北美館」。「那是新生代藝術家非常期待進入的獎項,我很幸運,才剛畢業就能在北美館展出,可是我沒有太興奮,因為看不到未來的可能。」於是他先履行替代役,暫時擺脫了對未來的思索。

藝術家介紹--羅亞嵐

MIA LO

1979年出生,旅、居住於台灣新竹

【藝術家簡介與創作自述】
阿瑪麗米亞拉=羅亞嵐
為取了一個像自己作品一般,讓人眼花撩亂的名字。
生於聖誕夜,所抱著幸福快樂感創作,各式童話般的多彩美好世界。

藝術家介紹--黃柏勳

黃柏勳在1981年出生於美麗的高雄市,從小就有非常豐富的感受力,最後選擇藝術為他的求學目標,在2007年於「國立臺南大學 美術系碩士班」 畢業,奠定了日後的繪畫風格和基礎;黃柏勳對於分享藝術也是當仁不讓,在2010、2011年分別擔任過「國防醫學院美術社、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美術社團指導教師」把他最喜歡的藝術,對於藝術的態度、知識和創作技法,持續推廣藝術、教育年輕學子。

黃柏勳的報導 ←請點擊

近日的創作主題都與「豐富」息息相關。這是最近五年來透過媒材的特質,關於釐清現實與虛擬幻覺之間的創作思考。
創作重心主要包括兩大方向:一方面藉由壓克力顏料的質感,表現它有別於其他創作媒材的獨特性質,探索其表現性與各種可能;另方面思索當創作者進入一個源自現實,卻有別於現實的虛擬時空所形成的各種陌生圖像。前者涉及物質質地的開拓與擴張;後者涉及拆解、重組、混搭、拼貼和擬造各種不定型形象。這兩個重心都指向創作者關注與環繞的生活範圍。
壓克力顏料是我的主要創作媒材,我總是將其乾燥後有如塑膠薄膜的質感發揮得淋漓盡致,甚至為了彰顯它不同於油性材料的溫潤厚實,刻意將圖像符號表現光滑平整,甚至出現接近對比色的反光,就像只有3D動畫片或向量電腦繪圖作品裡才會出現的漸層肌理,強調平滑流暢與輕薄光澤的特質。我刻意控制每個小符號的明度和彩度變化,製造某種難以言喻的奇幻光澤。在留有水漬的空洞圖案之上再覆蓋一層新的圖案,營造類似錯置拼貼的效果,拉扯畫面的協調感

「既豐富又寂寞」一展,集結了個人自2009至2010年主要的藝術創作。我以色彩豐富的壓克力顏料作為主要媒材,將其乾燥後有如塑膠薄膜的質感,和造型不定的抽象性符號,以及有別於油性材料的平滑流暢與輕薄光澤,來形塑在異常豐富的時空之下,接近空泛的徬徨疏離,以及對人際之間,包括情感、觀念與思想緊密相依的渴求。
2008年開始,我來到台北居住。
台北的樣貌華美無比,繽紛的霓虹襯著窈窕的辣妹、蜘蛛網似的大眾運輸工具便利快捷、鋪著玻璃帷幕的摩天高樓氣勢參天。這些街景總是讓我目眩神迷,當夜晚來臨,墨色的天空取代了漫天的烏煙瘴氣,常常讓我誤以為置身天堂。但是,這個天鵝絨似的黑色背景並沒有星星,川流的馬路有如巨大野獸的血管,除了輸送車輛、資訊、人群,也輸送垃圾和廢氣。
當我抬起頭,看著高樓遮蔽後所剩無幾的天空,才發現這個異常豐富的城市裡,連最寬廣的天空也充滿擁擠和孤單。但我依然懷念這樣的日子,有陌生路人冷言相待,也有多年老友報以溫暖;有交通警察的冷漠無情,也有初識長輩的呵護關心。還有許多細碎小事,繁雜不值一提,充滿欣喜或無奈。無論如何,那是曾經發生我在過去生活中的一段美好年代,它們在這裡永不消失,永遠豐富,永遠寂寞。

藝術家介紹--羅為

1986年的羅為,以一種很細膩又恬靜的方式來探觸藝術世界,沒有高階的音律,但卻有渾厚如大提琴般的音域,將人吸引到作品的前方。

現在還是台中東海大學美術系研究所二年級的羅為,高中的時候唸的是復興美工,這個經驗使得羅為的藝術出落得異常井然有序,這樣的規格塑造他所描繪事物遇加顯露出一股距離的被觀視程度,讓情感不致於因為過度涉入而失去能夠轉圜的空間。(2010.08 當代藝術新聞   鄭乃銘主編推薦 page 94.95)

羅為藉由創作過程重新思考自身環境與物質關係的問題,基底材選用裝潢所剩下的板料,正如實地反映現今物質過剩的社會現象。

作品強調繪畫過程的重要性,筆刷來回運動所留下的痕跡,猶如城市運動的過程,打磨則除去各層級的差異,將全部圖層加以整合與併置,產生了一個新舊交合的理想狀態。畫面上層建置的現代建築窗景,看似實體空間的符號,又像窗景的倒影,觀者無法清楚知道自己所處的視角,是個往前推演的歷史,還是一個往後邁進的世界。

這裡是一篇羅為的相關報導←請點選





藝術家介紹--郭東榮


 87歲的藝術家郭東榮,至今創作不墜,圖為他與2012年的畫作《世界在變No.44》合影。(國美館提供)
 87歲的藝術家郭東榮,至今創作不墜,圖為他與2012年的畫作《世界在變No.44》合影。(國美館提供)

藝術家介紹--鄭麗雲


鄭麗雲,一九五九年生於台北,二十五歲那年離開台北的家,隻身前往美國修習藝術,在取得學位之後,她結婚並且有了家庭,不久後鄭麗雲又聽見藝術對她發出吶喊,於是她重拾畫筆,找回自己的聲音。

藝術家介紹--卡爾·克萊納

蒙德里安天天見

KYLE VANHEMERT

卡爾·克萊納(Carl Kleiner)運用當代燈飾裝置,創造色彩艷麗、形態各異的美麗新世界